产品目录
展开

你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高速冷冻离心机进行离心作业时需要哪些“耗材”?

技术文章

高速冷冻离心机进行离心作业时需要哪些“耗材”?

技术文章
  高速冷冻离心机是生物、医学、食品、环境等实验室的“标配”设备,它能在特殊的条件下,把样品按密度、粒度或沉降系数瞬间“分层”。想把微量DNA、外泌体、病毒颗粒或纳米乳剂分得一清二楚,除了离心机本身性能过硬,更离不开一系列“一次性”耗材的默契配合。下面按“旋转系统—承载系统—密封系统—温控系统—检测系统”五大环节,把常见耗材一次讲透。

高速冷冻离心机

 

  一、旋转系统(离心管/瓶)
  1.微量离心管,常用的是透明聚丙烯(PP)材质,可耐20 000×g,-80℃~121℃;若实验涉及酚-氯仿或强溶剂,则改用耐化学性更好的聚乙烯(PE)或聚碳酸酯(PC)。
  2.高速离心管,锥底设计便于沉淀重悬;可承受25 000×g。
  3.超离离心瓶,多为厚壁PC或PET材质,瓶颈带加强环,最大相对离心力可达100 000×g;瓶盖内置O形圈,防止真空塌陷。
  4.专用尖底管,用于梯度离心收集病毒或脂蛋白,管壁标有0.1 mL刻度,方便分层取样。
  二、承载系统(转子与适配器)
  1.角转子,铝合金或钛合金一体锻造,出厂前做超速爆破试验;使用寿命需经严格测试。
  2.水平转子,吊桶材质为航空铝,表面阳极氧化;配套适配器可把1.5 mL管“变”成50 mL吊桶,实现一机多用。
  3.超速转子,钛合金制造,重量比铝轻40%,强度却高3倍;每次使用后需用中性洗涤剂清洗,再用70%乙醇去盐,防止应力腐蚀。
  4.离心管套/垫片,由硅胶或聚氨酯制成,用于填补管径差,减少震动;颜色按容量编码,避免放错。
  三、密封系统(盖、垫、帽)
  1.螺旋盖内置PTFE垫片,耐酸碱、耐高温;垫片一次性使用,防止交叉污染。
  2.快拧盖用于1.5 mL管,开盖力3~5 N,可单手操作;高速离心前务必确认“咔哒”两声,否则20 000×g下极易爆盖。
  3.超离瓶专用金属封盖,需配合扭矩扳手旋紧;过松会渗漏,过紧则瓶口变形。
  4.密封脂真空脂或硅脂,涂在瓶口螺纹处,可额外降低挥发损失,常用于16 h以上的超离梯度。
  四、温控系统(冰袋、预冷架)
  1.蓄冷冰袋-20℃预冷4 h,可在15 min内把转子从室温降到4℃,减少压缩机启动次数,延长主机寿命。
  2.铝制预冷架与转子轮廓吻合,放入-20℃冰箱30 min后整体装入离心机,避免“热管”直接撞击冷腔,防冷凝水渗入轴承。
  3.冷凝水吸附垫一次性无纺布,贴于离心腔底部,每100 mL吸水量,防止液体滴到温度探头造成漂移。
  五、检测系统(离心指示条、防爆膜)
  1.离心指示条类似“体温计”,贴于管盖,若瞬时离心力超过标定值,白色格子变红,方便追溯是否超速。
  2.防爆膜0.2µm透气膜,用于病毒包装离心,既能排气防胀裂,又可阻挡生物颗粒外泄,符合WHO生物安全三级要求。
  3.射频标签(RFID)部分优质离心管预置芯片,可写入样品ID、转速、温度,离心结束自动读取,实现无纸化记录。
  关于“耗材”的使用与更换小贴士:
  1.耗材“四查”:查外观裂纹、查灭菌有效期、查最大离心力、查温度范围。
  2.角转子必须“对称称重”,0.1 g误差即可导致2 000 rpm失衡报警;水平转子吊桶要“成对”更换,避免重量差异。
  3.离心结束后,立即用1%SDS冲洗管壁,防止盐晶刮伤;PC瓶禁用超声波,以免发生微裂。
  4.任何耗材一旦与致病性样本接触,均按医疗废物处置;可重复使用的转子、适配器需121℃高压灭菌30 min后再清洗。
  5.建议建立“离心日志”,记录耗材批号、使用次数、最大转速,方便事故溯源。
  高速冷冻离心机就像一架精密飞机,离心管是“油箱”,转子是“发动机”,密封垫是“舱门”,温控冰袋是“散热器”,指示条是“黑匣子”。只有让每一只耗材都在寿命和安全范围内“上岗”,才能在高速、低温、高真空的三重极限下,把珍贵的核酸、蛋白、细胞器稳稳地“沉淀”到管底,而不是“飞溅”到整个腔体。下次实验前,不妨先给你的耗材做个“体检”,让它们陪你安全、高效地完成每一次离心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