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目录
展开

你的位置:首页 > 应用知识 > 微生物藻类培养

应用知识

微生物藻类培养

应用知识
方案详情

常用配置:

  • CO₂浓度:1-5%(小球藻常用2-5%)

  • 温度:20-30℃(莱茵衣藻25℃,硅藻20℃)

  • 光照强度:需结合外部光源(50-200 μmol photons/m²/s)

  • 摇床转速:100-150 rpm(促进CO₂和营养物质的均匀分布)

原理:

  • 典型场景:微藻生物柴油原料(如小球藻、栅藻)的培养研究

  • CO₂ 浓度:1 - 5%(还要根据藻种调整,比如小球藻常用 2 - 5%)。
    原理:藻类和植物一样能进行光合作用,CO₂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。不同藻种对 CO₂ 需求不一样,给小球藻多一点 CO₂,能让它光合更旺盛、长得更快,为后续产油打下基础。

  • 温度要求:20 - 30℃(不同藻种也有细分,比如莱茵衣藻适合 25℃,硅藻适合 20℃)。
    原理:温度会影响藻类细胞内的酶活性。酶是细胞代谢的 “催化剂",温度不合适,酶活性低,藻类生长、代谢都会变慢;选对温度,酶活性高,藻类才能高效分裂、积累油脂。

  • 光照强度:得结合外部光源,强度控制在 50 - 200 μmol photons/m²/s 。
    原理:藻类靠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(储存起来,包括油脂这类储能物质)。光照太弱,光合不够,能量不够用;光照太强,可能损伤藻类细胞里的光合结构。所以得选个中间合适范围,让藻类 “吃得饱、还不撑着"。

  • 摇床转速:100 - 150 rpm(作用是促进 CO₂ 和营养物质均匀分布)。
    原理:培养藻类的液体里,CO₂ 容易往上飘


文件下载